在瞬息万变的投资领域,技术变革的浪潮从未停歇,但价值投资的核心逻辑始终未变——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企业并长期持有。
当前,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正在深刻影响市场,引发业界深思:在算法主导的新时代,传统的价值投资方法是否仍然具有生命力?
答案显然是肯定的。尽管AI展现出强大的技术优势,但价值投资者的护城河依然无可替代。
一、AI是精密的算盘,却非精明的商人
AI在数据处理、模式识别和预测分析方面表现卓越。它可以快速扫描数千份财报,分析管理层电话会议中的情绪波动,甚至预测短期市场波动。然而,这些能力本质上是对既有信息的重组优化,与真正的商业洞见存在本质区别。
AI的算法可以精确计算出企业的利润率,却难以量化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情感纽带,更难以理解文化认同如何构筑企业的竞争壁垒。这些恰恰是巴菲特式价值投资的重要因素。
1972年,巴菲特收购喜诗糖果(See’s Candies)时,该公司净资产仅500万美元,财务指标远逊于行业巨头。但他愿意以2500万美元高价收购。因为他看到了背后的无形资产:品牌的情感溢价。每逢情人节,消费者宁愿多花钱也要购买喜诗的巧克力,这种心智占领远比短期利润率更有价值。
类似的局限性也出现在其他领域。2017年,IBM Watson与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合作项目宣告失败,耗资6200万美元却未能带来突破性进展。问题在于,Watson仅能基于已有医学文献提供建议,而无法像人类医生那样结合临床经验、患者个体差异和医学直觉做出创新性判断。①
在投资领域,AI同样面临类似“后视镜”困境,它擅长分析历史数据,却难以预见商业模式的变化、管理层的决策智慧,或行业格局的潜在颠覆。
注:①:《M. D. Anderson Breaks With IBM Watson, Raising Questions Abou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Oncology》;JNCI: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Volume 109, Issue 5, May 2017, djx113.
二、人类价值投资者的“护城河”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资本市场的今天,价值投资者凭借独特的竞争优势,构建起难以被AI替代的“护城河”。
战略远见
价值投资者独有的战略思维体现在对历史脉络的把握与未来趋势的预判。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当市场普遍看衰高盛时,巴菲特领导的伯克希尔·哈撒韦通过50亿美元实现超额回报。(数据来源:伯克希尔·哈撒韦年报,13f.info,2008.12.31)
这一决策并非基于短期财务模型,而是源于对经济韧性的深刻理解。AI虽然能分析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却难以真正理解人类社会弹性与文化基因构成的“生命力”。
人文洞察
除了技术分析,价值投资者还具备AI欠缺的情感智慧和道德判断能力,这些因素对投资决策至关重要。
2016年苹果面临手机市场饱和质疑时,巴菲特观察到其系列产品已深度融入用户生活形态。
他在2023年股东大会提到:“苹果跟消费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些人会愿意花1500美金去买一部苹果手机,也有些人可能会花35000美元去买第二辆车,但是如果让他们选择放弃手机或是汽车的话,他们会放弃买汽车,苹果跟消费者之间的紧密关系是无与伦比的(见图1)。”
此外,价值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中也考虑社会责任、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伦理因素,从而形成兼具长期回报与社会效益的战略布局。
近年来,伯克希尔·哈撒韦正在能源领域积极切换,向可再生能源靠拢。格雷格·阿贝尔在2023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这方面(新能源)的机会非常大,因为这种转型正在发生,我们也是把自己的目标进行同步,我们希望在2030年的时候把碳足迹能够跟2005年相比降低50%,这也是我们在公共事业方面希望能够取得的成绩。”
此外,其重仓持股的西方石油公司在2023年四季度与伯克希尔·哈撒韦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测试从地热卤水中提取锂的技术。这一战略不仅着眼于长期回报,还能推动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相比之下,AI难以自主权衡其中复杂的社会经济价值。
风险驾驭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中,人类投资者凭借经验与直觉的融合,展现出独特的风险驾驭能力。
例如,在2020年疫情引发的市场恐慌期间,当多数投资者因情绪驱动而抛售资产时,理性的投资者反而从中识别机遇,不仅坚定持有优质标的,甚至逆势加仓,最终在市场复苏中获益。
这种能力源于人类对复杂问题的综合判断力。与依赖结构化数据的AI不同,人类投资者能够穿透财务数据的表象,从多维角度评估企业价值。对非结构化信息的处理,恰恰是机器尚无法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三、协同进化:让AI成为“望远镜”,而非决策者
AI可以作为价值投资者的工具,从而更高效地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AI擅长“中间环节优化”,而对问题本质的定义却是人类的独特优势。近年来,许多投资者开始利用AI技术进行量化分析,同时结合传统的价值投资方法,取得了显著的回报。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任何量化模型都存在固有局限性。这个警示在投资史上早有深刻教训。20世纪90年代,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用诺贝尔奖得主设计的模型横扫华尔街,最后却因为俄罗斯国债违约这样的“黑天鹅”事件破产。这种模型能计算99%的情况,但真正的风险往往藏在剩下的1%里。
尽管AI在基本面分析中展现出强大的能力,但人类价值投资者依然在投资决策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巴菲特曾经提到过,今天任何股票、债券或是企业的价值,都将取决于其未来剩余年限的现金流入与流出,以一个适当的利率加以折现后所得的期望值。
AI能够计算所有承诺的现值,而人类的价值在于定义什么是真正的“未来”、判断哪些承诺值得信任,并守护承诺兑现的伦理底线。在AI时代,价值投资的本质不会改变,但方法论必须进化。未来的赢家将是那些善用AI拓展认知边界,同时坚守人类智慧内核的投资者。